临近春节,在这个全国人民都有共鸣的日子里,情感营销成为各品牌发挥的主阵地。但温情常有,真正做到用“平凡的真实”感动大众的,不常有。

在“春节+回家+催泪”三步走的常见套路下,情感这张牌怎么才能打出高级感?淘宝就以“双向奔赴”为切入点,将目光聚焦于「回家的人」和「在家的人」,发布了一支柔软细腻又不失温情的贺岁片——《我回来了》:

此时此刻,不论你是漂泊的人、赶路的人,还是正在坚守着的人……看完这支短片,我们都知道——你,想家了。

短片由5个故事组成,从叙事手法上看,特殊的双视角及多人物穿插的叙述形式,让短片多了一丝电影质感。

从影片涵盖的地理范围看,由吴侬软语到粤语……让天南地北各个年龄段的观众在任一场景下都能找到对应的共鸣点。

从故事内容上看,想要相见的那份心情,被刻画得深入且细致。

女儿想让老爸尝尝外面的味道,而老爸也可算找着机会承包女儿的胃。

为了重要的第一次会面,准儿媳在车上补了两次妆,未来的婆婆也特地起早了两小时。

精心准备开场白只为让宝宝与外公的见面更有仪式感,外公也把那份没说出口的爱化作了双份的关心。

不追星的孙子为了爷爷排起了长队,擅长等待的爷爷又坐在村口度过了他平凡的一天。

即使一年只喷一次的香水,也要为重要的人仔细挑选;一年只住一次的卧室,时刻充满阳光的味道。

此外,小编在N刷短片后,还找到了一些细节华点,发现背后还蕴藏着更为“宏大”的命题。

如片中外公与三岁孙女竟是首次见面,村口大爷的孙子排队购买网红蛋糕时,一长溜的队伍没有人佩戴口罩……五湖四海的人最后都以一句“我回来了”结尾,而这句充满年味的“我回来了”不仅寓意在外漂泊的游子归来,也预示着美好生活的一同回归。

总之,这些故事无限贴近普通人的生活场景,一句问候、一瓶香水、一缕阳光、一份特产都能成为与家人“双向奔赴”的情感纽带。同时短片也一改春节贺岁大片煽情催泪的风格,以“纪实”的手法,沉浸式镜头语言层层推进,轻巧又温暖地直击观众的内心。

值得一提的是,在整支短片中,淘宝却鲜少有露出,甚至毫无产品植入痕迹,就完成了一次品牌的心智渗透,这就需要品牌有「大局观」以及对“中国式浪漫”的细腻洞察。淘宝在该案中拓宽了“年味”的象限,将「回家的人」临行前的准备及「在家的人」等待团聚的那份雀跃心情也纳入“年味”的范畴,由此引出“淘宝陪你回家过年”的品牌陪伴属性。

当“就地过年”变成时代的记忆,今年久违地回到家乡,沿途的风景,甚至是车外疾驰而过的广告牌也分外吸引人眼球。淘宝洞察到这点,就以“家乡新变化,欢迎你回家”为切入点,在全国50城回家的高铁站和高速公路上投放100+「家乡新变化广告牌」。

此时的广告牌早已脱离了商业的定义,而是化身一张张来自家乡的明信片,以日新月异的变化为封面,为游子踏入家乡的那刻开始做心理建设,「成长的游子」与「变化的家乡」在双向奔赴,广告牌也就有了年味。

在淘宝站内,普通人的春节回家故事被看见的同时,还被搬上了淘宝开屏,亿万消费者一起在这些普普通通日子中,体会着日常细枝末节带来的感动,也感受着火热的生活“扑通扑通”的心跳声。

这些有人气的文案,让世界各地要回家过年的人对团聚有了更具体的想象,也成功塑造了品牌敏锐洞察和强大同理心的形象。

通过贺岁微电影讲述「回家的人」和「在家的人」的心情变化,再通过线下广告牌讲述日益成长的游子与日新月异的家乡变化,最后到线上开屏对这些双向奔赴的“年味”进行有仪式感的呈现,淘宝以点及面地描述了一个由「众生相」组成的别开生面的“年”,从场景心智到用户心智,淘宝用集体记忆,再创集体记忆。

都说年味一年不如一年,但其实年味不曾消散,只是变了一种形式,年俗化繁为简,年味都藏在“人情味”里,离家越久更显得团聚的珍贵,最大的年味不就是许久未见的家人,一起吃顿团圆饭,互道新变化,互送祝福吗?

“粘”在一起才是年。淘宝以“人”为单位,看见人与人,人与家乡的羁绊,通过朴实的镜头语言,将年味拉满的同时,还挖掘出了「陪伴」这一情感属性,达成了与消费者的情感沟通。

从渲染氛围,调动情绪,淘宝通过记录人间过年百态,放大新年的氛围感以及平台的价值温度。同时,淘宝也以见证者和陪伴者的角色将自身与“年味”捆绑,在消费者脑海中形成触发机制,只要过年,便会触动。

“团圆”这一老生常谈的春节话题,通过“双向奔赴”的诠释有了全新的生命力,可以看出淘宝在这场营销大战中保持了一份难得的从容感,突破了春节营销常见的苦情戏码,温情而不煽情。

如果问淘宝的新春营销具体赢在哪,小编觉得赢在了「真诚」上,真实、心无杂念地呈现年味,最后亮出品牌的陪伴主张,这是属于真诚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