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读书日,都会让我产生一种巨大的割裂感:
一面,我们不甘心就这样放弃阅读,至少精神上是绝对支持的,譬如读书博主最火的笔记封面里,纸质书比艺术品更上镜,点赞收藏永远人潮汹涌。
另一面,去年下定决心买的书,现在塑料包装还完整到不舍得让多抓鱼折价捡漏;打开微信读书,某书封面的推荐语赫然写着:加入书架已经2年。
……好吧,有点愧疚。但这就是事实。
上班无聊,想找精神出口的需求很浓,但翻开、读完一本书的难度更大,毕竟爱泡图书馆的学生时代早就过去了。
好比连电视剧都逮着不放的松江9号线,通勤路上不用说手捧实体书了,就是遨游电子版的“随身携带的避难所”,也很理想、时髦、疲惫。
就像冷不丁一个单词,只要出现在对的地方,文学也能以卑鄙的方式进入你的脑子。
比起被考试折磨的紧张感,打工人的“阅读面包”就显得chill了很多。
瞄准“Read”与“Bread”的一字之差,全联与杂志期刊《联合文学》联动推出了“嚼文学”系列面包,用灵动的经典文学选段,给平平无奇的面包包装袋增添几分阅读趣味。
再往深思考一些,面包的口味与文字的观感相互联结……这或许也是一种独特的“通感创意”吧?
同样选择在包装袋上着墨的还有日本罗森便利店。
为了鼓励大家二次使用塑料袋的环保行为,罗森与二手交易平台Mercari共同推出了一款“文学塑料袋”。
要说唯一的缺憾,可能就是字有点太小了(发出年迈的声音:看不清)……
即便官方推出了APP,想要从手机屏幕纷乱的讯息中夹缝求生也绝非易事。
于是,他们干了票大的——把地铁车厢爆改成一期《纽约时报》。
想看哪部分就上哪节车厢,清晰得让J人欢呼。
最令人心动的是,《纽约时报》并没有把枯燥传统的报纸版面平移照搬上车厢(否则真的会变成通勤催眠主题),而是根据不同板块主题的特色,以涂鸦插画、游戏互动、沉浸式场景等形式,为乘客双手奉上了丰富立体的阅读体验——
游戏的紧迫感,瞬间让你从等待通勤的时间里挣脱出来:
烹饪主题车厢,打造成厨房场景,样板房的“宜家味”很浓:
不知道在忍受了多久这样明摆着的时间浪费后,葡萄牙书店FNAC忽然拍案而起,想出了一个天才的点子:同样是等待,为什么不把bgm换成听书内容?
于是伟大的campaign“正在等待的书”就诞生了:
选本、朗读、录制,书店将店员们真实的声音收录在每一次电话接通前的时间里,引人入胜的故事选段也抚平了等待时乏味焦躁的心绪。
不仅如此,为了避免单方面“强制投喂”的可能,书店还贴心地将不同类型的书籍内容按数字序号排列,供“来电读者”们选择。
而拨打电话与“听书”的奇妙联结,也让这一创意与传统的有声书活动区分开,虽然我们早已不再用老式的听筒,但一样保留下了一种复古的阅读仪式感——就算有人为了随机听人朗读一本书而去打一通电话,想来也不意外。
曾经我们抵制过“碎片化阅读”,慢下来、读完整,始终是大部分读者眼里的最佳状态和节奏。
但你不得不承认,即便是在世界读书日,很多人想读的书仍是案头的摆件。
随着生活的步调被不断倍速、剪切,连去户外放松一会都会被塞入“公园20分钟”的狭窄时间格子。然后,“静下来读完一本书”也成了一轮理想的月亮,遥远、高悬。
如果是这样,那么碎片化阅读为什么不能成为洒向我们的一点月光?掰碎了的月光,一样可以是一间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这样看来,嘴边挂着“不翻书”的叛逆,里面仍然不乏我们对沉醉阅读的渴望,而品牌们所施展的营销创意无疑是一种“正名”,更让精神的饱足感流淌向消费者的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