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六一”,不仅仅是儿童节,也是越来越多成年人回眸童年的gap day。
童年的纸飞机,不会再重新飞回来,但总有抓对重点的品牌营销姿势,隐隐约约让人感受到自己的童心回响。
“大人”与“小孩”、“成熟”与“童真”,二者之间必定泾渭分明吗?它们之间的区别更像——大朋友的童心会被悄悄地隐藏起来,小朋友的童心会恣意显露。没有一味“反成熟规训”的品牌借势,反而亮眼。
but lab的六一海报总能带出“成年人童话”的味道,去年的「苦命甜心」系列直戳打工人肺管子,今年它更是不加掩饰地表达对节日的态度:不祝你可以孩子气,祝你可以一身硬气。
原来以前语文考130分也当不了大作家,原来在CBD写字楼工作也并不光鲜……北辰青年以“长大真的有变更好吗”为主题的播客海报,有种把怅然若失的成年人重新带回18岁盛夏的穿越感。
如果“没个大人样”可以入选刻板说教话术榜,那珀莱雅今年六一大概可以算作对这句话的开麦表态,鼓励大家不用必须成熟、时刻保持稳重,可以做很多「不像大人」的事。
一句“长大后发现,麦当劳是我唯一能拿满分的地方”一语双关,不仅激起了大家想要吃麦满分的心,还和马上到来的高考有种莫名呼应。
“童心会长大但不会消失”,就像有的人看起来很酷,其实已经在盘算抢玩具周边了。通过联名动漫IP、复刻童年游戏机等玩法,今年品牌们的周边“幼稚”浓度,依旧稳定发挥。
小时候大家都玩过“纸杯传声筒”游戏吧,今年六一麦当劳被疯抢的对讲机周边,怎么不算是童年纸杯电话的“贵替”版呢。加上对讲机配备了无线通话的公共频段,一场来自麦门信徒、小朋友、楼下物业……的疯狂串台搞笑上演。
宜家的六一“肉丸儿童套餐”,则是把沙包、溜溜球、小相机作为节日周边送出。特别是造型迷你的复古小相机,可以投影出不同海洋动物,小时候玩“万花筒”的尘封记忆苏醒了。
在出周边这件事上,肯德基确实拿出了“全家桶”的架势,包括接接乐、CD机、声控玩具、储物桶、耿鬼游戏机等多种款式,成年人:吃什么不重要,盲选到自己中意的才是“惊喜”。
茶饮界儿童节一向“内卷”,沪上阿姨联名《哪吒传奇》推出的主题杯,算是其中亮眼的存在。谁的童年没有一个去哪都要带、贴纸花里胡哨的水杯呢?更别说里面装的是奶茶,吸引力+n。
在六一这一天,小朋友最开心的是收到礼物,而成年人最开心的,则是“还有人把自己当成小孩”。深谙这一点的品牌们,也不忘通过线下装置的“体验派”玩法,一次整活同时博得“小孩”和“大人”的双倍青睐。
这个儿童节,饿了么在北京朝阳地铁站包了两面墙,用“折纸”的方式带大家复习童年,连“折扣”的信息也蒙上了一层童真滤镜。
滑滑梯可不是小朋友的专属,为了阻止写字楼把大家变无趣,WhatYouNeed在六一用巨型滑滑梯,带打工人一起“滑走”工作的无聊和沉闷,提醒大家被工作包围的时候记得潜水、下楼、玩滑梯。
成年人少不了调侃自己“在奔三的年龄做着重返三岁的梦”,想温情走心?没关系,总有品牌可以满足你。
当大家还在玩梗式地回忆“妖精放开我爷爷”这句经典台词时,宝马带着大家的期待联动@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给《葫芦兄弟》拍了续集,将品牌IP自然融入的同时,唤醒了不少人“梦回葫芦山”的情怀感触。
都说成年人是“过期的小朋友”,习惯了独步向前的我们,似乎很容易忘记自己还是小朋友时候的“纯粹”感受。今年六一儿童节,全棉时代发布了主题片《听听孩子的话》,从孩子的视角聊聊那些不想上班的烦恼、爱和尊重的思考。既是一次重拾本真的回溯体验,也投射了尊重孩子、倾听心声的亲子议题。
看完这些品牌“复习”童年的姿势,小编最大的感受是,不管玩法如何,哪怕看上去有点奇怪,其实都是大家习惯“隐藏幼稚”后的情绪释放。
童心即宝刀,你可以是厉害的大人,也可以是可爱的小孩,不必执着于“没有一点大人的样子”,喊出“我长大了,我装的”的口号也不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