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时候,你很难将网上看到的“年轻人”,和在线下感受到的“年轻人”,严丝合缝地关联起来。
线上,外放,在数字游民的身份认同下随时“发疯”,通过找到和自己同频沸腾的互联网邻居获得即时快乐;线下,高冷,乐于追求一种“什么都淡淡的”生活方式,在看似平和的精神状态中高垒自我边界。
但这种迎面而来的割裂感,正在神奇地消失于一个公共空间:城市地铁。
厦门地铁的树洞,写满了调侃生活的段子:
脱离“已老实求放过”“打工人打工魂”的快餐式口头禅,情绪价值在这一场景,突然被无限放大了。
但事实上,区别于因为网络暴力陷入声誉扫地的严肃情景,停留在自嘲层面的“社死”,早已和“街头看热闹”一样被视为生活乐子的存在。
以层出不穷的互动营销为例,和店员对暗号的取单方式不“社死”吗?被陌生人围着唱生日歌不“社死”吗?但大家往往是一边拒绝、一边还玩得不亦乐乎。
品牌的目的也很直白:制造一种全新的体验,用尴尬体验刺激认知。
相比之下,大家之所以愿意在地铁空间投稿留言、袒露“社死”的一面,原因在于它在“娱乐性”的基础上,更多了一层友好感。
从这个场景切入的内容交互,很容易引发路人情感的小规模爆发,特别是面对这些非营销的情感内容,共鸣往往来得更病毒式。
试想一下,上一秒,大家都沉浸在这种既尴尬又刺激的氛围中;下一秒,密集的人潮涌动,擦身而过之间瞬息万变。
在这个迎来送往的“抽离”场景中,文字所带来的聚焦感让人在直视后不由遐想,情绪也无形中被放大了。
或走心的,成为改变某个人心情“偶然”但“决定性”的因子:
或者说,在地铁这个“低空飞行”的短途旅行中,当这些滚动的文字被乘客注意到时,生活有呼吸感的一面也得到了展示。
广州地铁今年1月允许个人投放广告后,生日祝福、相亲信息、求职简历等各式内容接连闪现,不仅被网友戏称是“大型整活现场”,相关话题更是冲上社交平台热搜。
其中有给自己打广告,顺便用冷笑话给地铁“降温”的:
一句“小猫虽然不能出门,但主人永远会为了让毛孩子看到不一样的风景而努力”,解冻了来往路人疲惫麻木的心。
借助电子大屏传播和储存快乐记忆,也算是赛博时代的数字仪式感。
大家的留言让城市性格有了更具象的细节,反过来,通过充当城市个体发声的话筒,城市包容、多元的地域标签也被大家印得更牢了。
一场关于“XX城市地铁树洞是什么风格”的神秘大讨论,也就此开启。
杭州地铁《情书》留言墙,风格:情情爱爱大杂烩(夹杂鸡汤)
“很感谢有你这样的朋友,
祝未来的我们光芒万丈”
还考了双百”
要相信自己呀”
如果你在送别的心绪下刚好看到一条有关离别的投稿,大概率会觉得这是一种“玄学”小确幸;当然,如果你这种情境下读到的是一句土味情话,也挡不住“脚趾抠地”的尴尬感突袭心头。
厦门地铁树洞:与其为难自己,不如为难别人,与其自我反思,不如反问大家。
“世界以痛吻我,
我直接痛晕”
我不会下棋”
你来我往间不仅被大家玩出了隔空对话感,网友们甚至乐于到处搜罗各种玩梗金句,并总结出了“周一早上大家创作欲望最旺盛”的规律。
广州大屏:显眼包的快乐,必须让你懂。
有祝福陌生人的广告:
这种用“疯言疯语”解构地铁的变化,退一万步说,其实也在给一座城市打广告。就像这位网友的发言,不拉踩,但地铁空间本可以有更好的人文潜力。
可能不止是留言投稿,地铁本身的宣传标语就被不少路人评论“戳到”:
“1756万+1=深圳”
你也一样”
也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分享曾经戳到你的那些“地铁树洞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