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营销江湖里,“爆款”二字就像金庸武侠里的屠龙宝刀,引无数营销高手竞折腰。
斩开市场的破局神器人人争抢,但好像不是每一款产品都具备网红爆款的体质,比如肥皂、拉杆箱、纯净水,你很难把这些生活日用品与“爆款”联系在一起。直到美国一家纯净水品牌Liquid Death出现在大众视野,不少营销人才发现,打造爆款的解题思路不在产品本身的属性,而取决于你用什么样的方式去造内容。
2019年,第一批Liquid Death上架,2个月就卖出15万罐,开局即王炸。
2020-2023年,年销量保持3位数的咆哮式增长,仅去年一年就赚了2.6亿美金。
一年前完成了第二轮融资,估值达7亿美元,这一数字远超百事可乐的3倍销售额。
再来看看这暗黑风满满的产品包装,传统的透明塑料瓶或者玻璃瓶?不存在的!啤酒外形的金属易拉罐才符合Liquid Death的重口味。
罐体设计上融入重金属、朋克等摇滚视觉符号,古墓城堡画风的哥特式字体,幽暗神秘感拉满,正在滴水的骷髅头像,透露着邪恶的暗黑色彩,这绝对是花臂机车大哥喜欢的调调,而这也与人们传统纯净水“清新、自然、纯洁”的视觉期待形成了鲜明对比。
如果你在便利店货架上发现这一奇特物种,一定会来一句:“这是什么鬼玩意!”这种反应,恰恰是Liquid Death品牌战略的成功之处。在注意力稀缺又碎片化的时代,Liquid Death以独特、反传统的方式,成功吸引了消费者的好奇心和注意力。在这一文化体系下,Liquid Death已经不仅仅是一瓶解渴的纯净水,而是朋克态度的代名词,是反叛精神的文化符号,它让产品摆脱了传统的心智认知,赋予其反差式的情感属性,这是Liquid Death创始人打造爆款纯净水的关键一步。
我们先来看下Liquid Death的首支广告片,画面中女演员举起水杯,向在床上被蒙脸、绑身体的西装男头上浇水,广告词“水是地球上最致命的东西”。荒诞的“谋杀式广告片”,以独特且大胆的方式吸引了观众注意,该广告片在YouTube上播放量高达300万。
这一大胆的创意举措,和“先有产品再打内容”的传统创业思路完全相反,Liquid Death创始人走的是“先打爆内容再造产品”的“逆向法”,而事实证明,YouTube上300万的播放量,以及不少经销商打听进货渠道的现象,验证了市场对于这一“奇特物种”的需求,这也造就了第一批Liquid Death上架2个月就卖出15万罐的高销量。
Liquid Death的“叛逆广告”还有很多,再比如,一群开趴喝嗨了的小屁孩,人手一罐类似啤酒的饮品,甚至一位孕妇都举着“啤酒罐”。最后的广告语:“Don’t be scared,it’s just water”(别害怕,只是水而已),这反转,连泰国广告都甘拜下风。
最近让Liquid Death再次出圈的,是今年夏天一个疯狂营销活动:每购买一罐Liquid Death就可获得一次抽奖机会,奖品是:一架战!斗!机!注意,不是模型,而是真的L-39喷气式战斗训练机!甚至他们还特别制作了一段宣传视频,视频中战斗机从高速倒飞到惊险急转弯,每一个动作都堪称特技表演的视觉盛宴。“买水送飞机”的线下促销活动太crazy了!
Liquid Death几乎每一次的campaign都能呈病毒式传播,其叛逆又新潮的个性,击中了每个Z世代年轻人想要打破常规的出格心理,包含在摇滚、朋克、僵尸、吸血鬼等暗黑风中的“小邪恶”,也几乎是每个年轻人与生俱来就难以抗拒的,而这正是Liquid Death在每次营销中都能高效聚流的秘诀。
其实在纯玩概念之外,Liquid Death产品的诞生也有其坚实的消费需求。一是基于小众场景下痛点的深度洞察,二是对于年轻Z世代人群个性心理的洞察。
在夜店、酒吧等特定场景下,酒精往往是社交的催化剂,但出于健康、个人偏好或驾驶需求等原因,不少人会选择不饮酒。但是直接选择矿泉水可能会被diss。不怕笑话,小编有次去酒吧,问服务员有没有白开水,昏暗的灯光下,他露出了不可思议的表情,但这的确是消费者隐性但又真实存在的需求啊。
Liquid Death的出现,则巧妙地解决了这一尴尬。酷炫的包装设计,赋予了非酒精饮料社交价值,让你在夜店、酒吧等环境中,既能保持社交场合的融入感,又满足了自己的小需求,基于这一小众场合的痛点,Liquid Death以产品创新填补了市场空白。
洞察小众痛点需求:找到并满足特定群体的特殊需求,即使这个群体很小,也足以让你的产品建立起忠诚的消费者基础。
差异化品牌形象塑造:打破消费者固有心智认知,多问问自己,向来如此的,就必须如此吗?
反传统营销策略:正如Liquid Death创始人说,你能想到最傻的主意是什么?然后去执行它!
最后,小编想提醒的是,不要为了“爆款”的目标而沦为流量的奴隶,脱离产品本身的纯玩概念,只会让营销走向虚无,甚至损害品牌的长期发展。
爆款的产生,一定是源于其解决了消费者的真实需求,概念玩够了,终究还是要回归产品,产品本身才是与用户链接的核心,纯靠概念、策划和广告轰炸堆出来的爆款,终究是走不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