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已是新的一年,2024年品牌们的那些花式营销是否还历历在目?从引发全民热议的现象级IP“黑神话:悟空”,到精准触达受众内心的Jellycat营销,每一次爆款的背后,都交织着品牌的洞察与大众的诉求,也映射出这一年社会情绪的千丝万缕。

在这新旧交替之际,让我们停下匆匆步履,一同二刷头条君记忆里的十大营销事件吧。

 

 

要说2024年最火的游戏,那一定是《黑神话:悟空》。这款国产3A游戏一经发售,便引起了众多游戏玩家的狂热关注。大批玩家在社交平台发布自己的游戏体验,共同交流通关经验、美学元素、东方神话等,这不仅满足了国人们对经典名著的文化情怀,还在国际上掀起了一波“悟空热”。

 

众多品牌也抓住这个热点,展开一系列联名活动。瑞幸推出联名新品「黑神话腾云美式」,山西文旅应势发布「跟着悟空游山西」,邀天命人前来旅游,稻香村制作了猴头形状的“天命人”中秋月饼礼盒,滴滴青桔设计了筋斗云联名车和各类周边产品,并推出联名骑行卡……这些联名营销不仅实现了品牌与游戏的受众共享,也为品牌注入了文化内涵,使品牌关注度大增,实现双赢的局面。

 

 

2024年开封文旅在营销上堪称一绝,先是凭借“王婆说媒”成功吸引了大众的目光,后又借势利用“劝停夜骑”引发广泛讨论。

 

在开封的万岁山武侠城,“王婆”以其风趣幽默、能说会道的形象,为众多单身男女牵线搭桥,现场氛围热烈,充满趣味,吸引了大量游客驻足观看。这一特色相亲活动,将大宋开封的市井文化与现代社交需求巧妙融合,在社交平台上广泛宣传推广,极大提升了开封的文旅热度。

 

在“夜骑开封”突然爆火后,开封文旅先积极响应,调动全城迎接大学生们,并提供了诸多景区福利,但在给当地居民带来不便后,又及时通过官媒发声劝停夜骑,并限流景区,有效缓解了矛盾。在整个事件中,开封文旅既做到了真诚待客,又兼顾了本地居民的幸福感,体现了其长远眼光与责任感,为城市文旅营销树立了良好典范。

 

终于又迎来了四年一次的奥运盛会,但这次巴黎奥运的Logo却越看越眼熟,神似……鲁豫老师,这引起了网友们的热议。伊利趁热联动,邀请鲁豫成为伊利的巴黎观赛大使,成功地将品牌形象与奥运热点紧密联系在一起,并发布了一则洗脑视频。1分24秒的广告鲁豫的脸只出现不到10秒,更多的是微调后的奥运logo,越看越相似,一旦接受了这个设定,就很难回去了。

 

伊利紧跟热点,通过与消费者一起玩撞脸梗,迅速拉近了彼此之间的距离,在社交媒体上获得了广泛传播,让消费者在欢笑中记住此次奥运营销,带动了全民的观赛热情,也为巴黎奥运会增添了更多的期待与乐趣。

 

 

如今世纪难题已经从“我和你妈同时掉水里,你先救谁”进化到“8个瑞士卷怎么分”,网友们众说纷纭,晒出自己的“满分答案”。盒马给出的答案在一众网友中脱颖而出:“趁着你对象还没问,现在就去盒马下单,直接投喂到ta面前。”“一盒8个,想怎么分就怎么分。”这广告语一出,爱凑热闹的中国人迅速出动,大幅提高了盒马瑞士卷的销量,达到了日常销售的7倍以上。

 

盒马趣味玩梗,在短时间内把消费者的目光从“瑞士卷怎么分”转移到自家瑞士卷“想怎么分就怎么分”上,传递出尊重用户选择、倡导自由平等的价值观,与消费者产生了情感共鸣,增强了品牌的亲和力。

 

 

每年四月,潍坊的风筝节都会变成品牌们放“疯”筝的营销赛场,而在2024年的赛场上个个“筝”奇斗艳,放出了新高度。淘宝商家butlab延续去年“这逼班就上到这了”的爆款“风筝”,今年直接放“屁”了;在现场,美团也发布了一场新品“疯”会,将五大品牌放上了天;卫龙将自家产品全都在线放“疯”,来风一阵,来疯一阵;名创优品将女明星Loopy放上天,还有各种“疯言疯语”,疯感十足啊;盼盼更是抽象,将自家老板送上了天,真就放飞自我了。

 

万物皆可上天,潍坊风筝节自带超高流量和话题,媒体关注度高,品牌通过放飞造型奇特、带有情绪表达的“疯”筝,免费获得高曝光机会,以创新有趣的形式吸引了年轻群体的关注和参与,帮助年轻人释放压力,从而提升大众对品牌的好感度,掌握营销流量密码。

 

 
随着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的进一步开放,China Travel在国际上的热度持续升温,俨然成了海内外社交媒体的流量密码。瑞幸抓住了“City不City”的热梗,创作了一系列城市谐音海报:「海口以」「怎么好喝到这种成都」「苏州自有黄金屋」「宁波打的电话正在通话中」「没有买卖就没有上海」「到点下班,天津地义」「深圳不怕影子斜」「喝完这杯,算是此生武汉了」「身在福州不知福」……
 

瑞幸巧妙运用谐音梗,将城市文化和产品特点相结合,既展现了城市的独特魅力,又突出了产品的优势。这种幽默诙谐的营销手段,让瑞幸的品牌形象更加亲民有趣,提升了品牌的亲和力,使其赢得了更多消费者的好感与认可。

 

 

在去年的情绪营销这块,Jellycat可谓是狠狠出圈了,成为品牌们的“香饽饽”。首当其冲的是甘肃博物馆,趁天水麻辣烫的热度余温,推出了麻辣烫版的玩偶,西兰花、香菇、年糕……还有不辣、微辣等辣度选择,现场挑选完进行“制作”,全方位提供情绪价值,这简直是更适合中国宝宝体质的Jellycat。随后各大品牌也推出了自家的特色Jellycat:沪上阿姨根据新品桃胶推出同款玩偶周边,并提供沉浸式选品体验,让帅气甜品师现场打包售卖;好欢螺推出毛绒食物,在线下快闪店请到了“欢螺煮夫”来为用户定制“最萌螺蛳粉”;京东将3C数码产品毛绒化,店员在售卖时会将它们当作真实的数码产品进行互动演绎,信念感十足……

 

现在社会节奏快,人们压力大,这股“Jellycat热”精准洞察当下的时代情绪需求,让大家在购买拥有它的同时能获得心灵上的慰藉,给情绪找到了一个释放的通道。品牌纷纷效仿这种“过家家”式营销,为品牌玩偶注入了鲜活的生命力,这既满足了消费者的新奇心理,又提供了满满的情绪体验,让消费者更容易产生情感共鸣,愿意为这份体验买单。

 

 

“三折叠,怎么折,都有面”“三折叠,太妙了。”这简单又魔性的广告词,配上杨幂高辨识度的音色,一股抽象感扑面而来,在网络上迅速传播,并引发网友们的模仿和二次创作。卫龙将三种口味的魔芋爽制作成三折叠,怎么叠都好吃;学生版“三折叠,怎么折,都没分”;生活版“三折叠,怎么折,都没钱”;游戏版“三折叠,怎么折,都红温”;打工版“三闹钟,怎么闹,都迟到”……

 

这种无实物表演不仅展示了产品的“大”“薄”“好看”等特点,还激发了观众的好奇心和兴趣,为后续的二创出圈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而“三折叠,怎么折,都有面”这句广告词简洁明了,又易洗脑传播,在抖音、小红书等社交平台制作搞笑视频等进行二次创作,实现了品牌与用户之间的深度互动,形成病毒式扩散效应,让华为三折叠手机及相关话题获得极高曝光度。

 

喜剧演员进军广告圈,已经是见怪不怪了。在森马品牌推荐官的宣传海报中,徐志胜的绒毛造型让人出乎意料,整张海报只有他乐呵呵的脸和白花花的羽绒,被网友调侃为“像躲在鸡屁股里”。广告片《绒毛的歌》更是将徐志胜丑萌、接地气的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让人忍俊不禁,在网络上产生高播放量和转发量。网友锐评:“这衣服肯定没问题,因为最差效果我已经见过了。

 

广告播出后,森马在社交平台上的热度飙升,成功吸引了大量消费者的关注,甚至不少消费者因徐志胜的代言而对森马羽绒服产生了兴趣和购买欲望。这种反差代言让观众捧腹大笑的同时拉近了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更加贴近年轻消费者的喜好和价值观,从而使品牌知名度得到了显著提升。

 

 

一直以来,品牌的社交平台运营花活齐出,整活不断,“猫meme”类视频更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起初是一些养猫人士在网络上发布自家猫咪的梗图和表情包,被“00后运营们”配上诙谐的段子和剧情,制作成短视频。这些视频以猫meme独特的萌点和笑点在网络上迅速传播,逐渐成为2024一整年比较火爆的网络文化现象。

 

其中猫meme最出圈的运营非洁柔莫属,《退后!本00后实习生上岗了!》《上班我只干这一件事》《上班哪有不发疯的?》《再次重生之我要偷光纸巾》等等,一系列搞笑爆梗的小视频横空出世,迅速走红。这些视频巧妙地将猫咪梗图与职场、生活等场景结合,塑造出令人捧腹的情节和形象,极大地增强了品牌的趣味性和亲和力。

 

猫meme不仅仅是娱乐视频,更是一种文化现象。品牌精准切中当代社会的情绪痛点,以这新奇、活泼的猫meme方式宣泄着特定的情绪和精神,传递着品牌的价值观,与大众产生共鸣。

 

在过去的这一年中,你是否留下来很多回忆?
 
是那街头巷尾突然爆火的夜骑活动,车轮扬起的是青春与自由的气息;或是在社交媒体上引发热议的三折叠话题,抽象多版本演绎魔性广告语;还是那些让人拍案叫绝的城市谐音梗,看似简单的文字游戏,却蕴含着城市独有的文化与幽默;亦或是充满新奇创意的猫meme运营,萌萌的猫咪形象搭配上有梗剧情,增添了许多欢乐。

 

每一个出圈事件,都在2024这一载春秋留下重重的足迹,成为时代与生活融汇的独特注脚。总有一个让你们印象深刻的回忆,欢迎在留言区与头条君共同分享那些难忘的出圈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