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疯狂的Marketing(ID:crazy_marketing)

最近AI如日中天,从DeepSeek到纳米AI搜索,身边几乎所有人都在谈论AI。作为商业观察者,我也在思考AI的应用方向。

元宵节那天,我刷着微博热搜才知道,网友已经试图用AI猜灯谜“挣钱”了……不过据网友使用后反馈,对于人类设计的复杂灯谜,AI还是差点意思,不如求助万能的网友。

但也有网友向DeepSeek问了6次之后,真的得出了正确谜底。

图片来源:微博用户@lifelikeboat

我也开始好奇,是什么灯谜,让大家如此沉迷?

原来,#天上掉下两块钱#是元宵晚会上的一个灯谜。答案是一句祝福语——天赐良(两)缘(元),答对了就有机会抢到冠名商淘宝送出的礼物!

但因为这道题实在太难,难倒了一大片激情参与的观众。于是很多网友都在这个话题下互相求答案,硬生生把这道谜题顶上了热搜。

为了互帮互助解出谜题,不少网友还互相拉群,共享彼此的智慧。(这就是灯谜菩萨吧!)

谜题是“史诗级”难度,网友们猜中后收到的礼物更是离谱。很多网友好不容易猜对了答案,结果中个纸尿裤??

还有人收到了考公题……还好有苦战备考的宝子愿意收。于是社媒上出现了大型互换礼物现场。

而有的人,即使知道了答案,但因为参与活动的人太多,刚输入正确答案,礼物就被抢光了。

万能的网友,甚至开发出了快捷输入方式——把谜底提前设置为快捷键,在开答时就可以抢先完成输入。

一套操作猛如虎,网友辣评:高考都没这么认真。

在这场5G冲浪乐子人的脑暴中,从网友、平台到AI,都把灯谜玩出了一种很新的姿态。

事实上,在元宵晚会之前,淘宝的猜灯谜活动已经持续了几天,不断激发出大量真实的用户互动内容。让网友们纷纷沉浸其中的,是淘宝对这次灯谜活动让人出其不意的设计。

年后复工没多久,打工人免不了要守在工位上过元宵节。这个时间节点的打工人,显然更需要一些乐子来对冲节后的焦虑。

很多品牌和平台都把节日促销和灯谜这一传统游戏结合起来,试图烘托出一种节日氛围。但对于打工人来说,简单的灯谜游戏或补贴,都显得有些不痛不痒。

但淘宝的猜灯谜活动,却不费劲地撬动了大量真实互动内容,让用户乐在其中。

淘宝本来就是“抽象营销”的元老之一。从早几年的“丑东西大赏”,到去年的“整顿”擦边博主,淘宝可以说是先天抽象圣体了。这次元宵灯谜活动,靠着史诗级难度却不断爆梗的谜题,和抽象离谱的礼物,再一次惊艳了众人。

在谜题上,淘宝把各种时下的爆梗融入其中,让猜灯谜爆发出更大的可玩性

比如下面这道题,哪怕是把《回家的诱惑》盘包浆的网友,也很难一眼猜出答案。

看到网友们对这道题的讨论,仿佛回到学生时代彼此讨论难题的那个晚自习。

最终,有网友通过“复习课件”,考古了《回家的诱惑》第一集,找到了答案(别管对不对,起码网友《回家的诱惑》看得很认真。

再比如下面这个灯谜,关联了好几个经典春晚小品当中的名梗——宫廷玉液酒、苏格兰打卤面、群英荟萃……让网友直呼,梗真密啊……

众所周知,打工人会在职场里唯唯诺诺,但在背梗这件事情上,绝不服输。

这题还不0帧起手?

除了各种爆梗、名场面之外,淘宝还联动了9大文旅,各地年轻人涌入活动中,为自己的家乡打call上分。

比如由甘肃文旅出的这道谜题:在天水麻辣烫店门前写字的古装女性——答案是上官婉儿。把地方文旅热点、历史知识等都融合在一起,让网友们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对当地更加了解了。

让这场灯谜活动趣味升级的还有5大可爱大爆发的IP,包括“顶流”蛋仔派对的“蛋小黄”、表情包大户“奶龙”、KTV常驻嘉宾猪猪侠,以及十分应景的汤圆酱、小狗蛇点点等。它们作为官方出题人和送礼官,陪伴网友们解开一道又一道谜题。

而在礼物的挑选上,淘宝一方面送出真金白银的重磅好礼,另一方面,也用站内的抽象好物,逗乐年轻人,“炸裂”出圈。

春节之前,淘宝和各平台都推出了送礼物功能。但如何把这一功能的趣味性发挥到最大,考验的是平台与用户玩在一起的能力。

从这次淘宝送的元宵礼物就可以看出,它是知道怎么在打工人的伤口上精准撒盐的。

比如《五年高考·三年模拟》。打工人天不怕地不怕,唯独怕午夜梦回到了高考备考那几年,苦哈哈地刷着刷不完的模拟题。

再比如标准视力表。淘宝拿这个当打工人元宵礼物,乍一看很离谱,仔细一想很合理。打工人白天久坐盯电脑,晚上熬夜刷手机,是该测测自己的视力有没有退步了。

更好笑的是“白菜猪头杯”。把它放在工位当水杯,每当老板经过你,它都在替你说,虽然我这么卷还这么菜,但至少我很能喝水……

《如何拉出完美便便》,对于时不时因工作压力而便秘的打工人来说,何尝不是一种祝福……

《思考致富》,新年开工除了拜财神,也可以读读书,靠知识致富。

毕竟,送礼物的快乐就在于,你想不到对方会送什么样的礼物。当对方精心准备了一份可爱的礼物,拆开一刻的惊喜感,总会让人忍不住想与他人分享。这次活动中,不少用户将自己收到的抽象礼物晒到社媒,让人们记住了淘宝有趣的灵魂。

当然了,淘宝给大家准备的礼物也不是都那么抽象,还有真金白银。金价暴涨的今天,有网友抢到了淘宝送出的足足5克黄金。

不说了,我“红眼病”犯了。

盘完这场口碑大爆发的活动,我发现它处处都透露出淘宝的营销特色。

节日营销最忌讳的就是“自嗨”。脱离真实的生活场景,沉浸在自己的设想中,花了大把资源和预算,在用户群体里却激不起任何波澜。但这次淘宝居然和用户玩到一起。通过设计巧妙的灯谜,让用户与平台、商家、IP深度交互,甚至让用户与用户之间大量互动。对抽象营销的理解、丰富且有趣的货品,以及对内容的运营能力,无不体现在这场活动的细节里。

关于如何把传统节日营销做得有趣,淘宝的元宵灯谜活动提供了一种很新的思路。元宵晚会自然是流量高地,但如今并不是投一大笔钱去冠名或赞助就可以将曝光有效转化,而是需要更精妙的设计。

淘宝这次将猜灯谜活动融入晚会中,让观众大量参与到灯谜游戏中,还在社媒上一起解题,实现了比以往的晚会互动形式更深度、更有效的交互。

在游戏互动的过程中,用户对淘宝的货品供给、平台个性和新功能“送礼物”产生新的记忆。比起过往简单的折扣、补贴,这或许是效果更持久、更讨喜不费力的营销方式。